中新网3月27日电 蔡英文对民进党的领导风格在绿营内部引发争议,在谈及民进党“理想”时,蔡英文吞吞吐吐,今日出版的台湾《联合报》刊发社论《蔡英文为何吞吞吐吐》说,蔡英文的整套论述体系中,所谓“理想”就是“台独”的代称。蔡英文不可能否认“台独”是民进党的“理想”,但她似亦有意带领民进党摆脱“窄化的台独”之束缚,于是就用了“理想”这个“心照不宣”的词汇。
文章摘录如下:
蔡英文主张“以新本土观”捍卫台湾,她认为,民进党的“旧本土观”,被窄化成一种排他性的观念,那种窄化的本土诠释忽视了移民社会最需要的包容。
为何必须包容?蔡英文说:因为民进党必须坚持理想性,而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区隔就在理想性。要实现理想,就必须以包容性扩大社会基础。蔡英文不啻指出,民进党的“理想”的“包容性”不够,但她提出了一连串的“理想”,却终篇未叙明“理想”为何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其实,在蔡英文此次提出的整套论述体系中,所谓“理想”,就是“台独”的代称(民进党曾用过许多代称,来代替指涉“台独”)。此时此际,蔡英文不可能否认“台独”是民进党的“理想”,但她似亦有意带领民进党摆脱“窄化的台独”之束缚,于是就用了“理想”这个“心照不宣”的词汇。至于“移民社会最需要的包容”(提出期许),则应当是她不愿直言的“移民社会不宜撕裂族群”(避免批判),语气亦极尽曲折迂回之能事。
因此,蔡英文的“新本土论述”,可以被解读为:不再用族群撕裂的手法(要包容),来追求台独(理想,但不可明说)。
资料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 中新社发 曾嘉 摄
这样的思考虽然意在突破,却无太多新意,其实民进党的《国家前途决议文》及《族群决议文》,皆已早着先鞭。问题是:民进党过去的政治操作,已使“台独”与族群撕裂变成一体两面;不可能倡“台独”而不谈撕裂,甚至“台独”只是假议题,而撕裂才是民进党的真本事。
蔡英文的警觉与思考是可以肯定的,但她提出的救治办法却无甚高论。因为,民进党若仍以“台独”为“理想”,即势将继续陷于对外“台独”不成,对内继续撕裂的困境;简约而言,“台独”就是撕裂,根本不可能出现一种所谓的“族群包容的台独建国论述”。倘非如此,蔡英文何以讳言“台独”,而用“理想”来代称?
“本土”如今已然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对此民进党过去的努力与贡献有目共睹;但“台独”在应然面上却不是一个包容性的概念,且在实然面上也不可能是一个包容性的概念(既在应然面上不包容,如何在实然面包容?)。蔡英文若欲从“包容性的本土”跳跃至“包容性的台独”,不啻是想从草莓园里长出苹果。
民进党的问题在“台独”。“旧本土观”之所以“窄化”,正是因为“台独”;但对于整体台湾的多数民众而言,若不主张“台独”,“本土”即无“窄化”的问题。除了民进党以外,多数民众皆理所当然地认为:“新旧移民不分族群都能共享‘本土’。”此处引号内为蔡英文的用语,这却正是蔡英文知道民进党做不到之处。以范兰钦事件为例。范的言论可谓是一极端的孤例,由泛蓝内部对其批判可证;但民进党对族群议题的恶劣操弄,却形同是该党“天赋”的“集体人格”。范兰钦一句耍冷自我调侃的“我是高级外省人哦”,一夕之间被民进党广泛地扭曲用为族群操作的口头禅,甚至公开比附指马英九及刘兆玄皆是“高级外省人”,欲将之“范兰钦化”。而蔡英文竟然欲以纯属修词技法的所谓“包容性的本土”来期许民进党,实在犹不如一般书生之见。
民进党始终将“台独”与“本土”划上等号。“台独”就是本土,本土就是“台独”;以本土装饰“台独”,以“台独”扭曲本土。现在,蔡英文似乎想将之剥离分割,欲以“包容的本土”来实现“理想”(台独),甚或只谈“包容的本土”,讳谈“台独”(代称为“理想”),此皆不啻掩耳盗铃。
民进党不解决“台独”问题,即无可能解决其“本土”问题。如前所述,本土“窄化”的主因是“台独”;若无“台独”,本土必可走出“窄化”。其实,正因为不可能有“包容的台独”,所以民进党才始终走不出其“窄化的本土”。欲颠覆国家,如何可能不撕裂社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