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新闻》3月1日报道】:人工降雨问题引起争议(记者小坂井文
彦、山川刚史发自上海)
今年冬天严重的干旱袭击了中国的小麦产区。中国政府发射了无数枚人工降雨火箭和炮弹,虽然效果不太大,但小麦产区降下了宝贵的雨水。美国、日本和泰国等国也在进行人工降雨的试验。但在世界缺水的情况下,如果各地大规模进行人工降雨,令人担心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引发雨水争夺战。
作为干旱对策,中国政府连续采取了人工降雨措施。据中国报纸报道,2月份以来,中国各地共发射了100多枚火箭。
首部北京也遭遇了严重干旱。2月13日,通过发射火箭等人工降雨方法,最多的地方降了9毫米雨水。
人工降雨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需要解决不少课题。课题之一是在大气中播撒降雨物质问题。琉球大学教授真木太对中国大量使用碘化银表示担忧。他认为“可以少量使用碘,但大量使用会引发问题。碘化银有很低的毒性,还存在生物浓缩的问题。如果人工降雨效率低,那么就不应使用碘化银。”
此外在一个地方实施人工降雨,就会掠夺本该在另个地方降下的雨水。有人认为,如果大规模实施人工降雨,就不能忽视争夺雨水的问题。专家一致认为,现在的人工降雨规模还不至于引发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确立人工降雨技术之前,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使用水的问题。
综合地球环境研究所教授渡边绍裕说:“由于受到干旱困扰,很难说不可以实施人工降雨。”他指出:“从长远来看,需要研究人工降雨的影响,以及开发预测干旱的技术。同时,在降雨少的地区还要研究如何更好使用水,以及使用少量的水种植农作物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