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龙”“象”之争,生出太多的瑜亮情结,都在拼命地妖魔化对方,都在干傻事。
中国离印度不远,只隔着一座还算高的喜马拉雅山,同样多的人口,同样是大的发展中国家,却被刻意制造出的“龙”“象”之争所困,生出诸多的瑜亮情结,让两个国家很难客观地看待对方。作为两个最古老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本应该协手合作,一起迈向繁荣,但实际上却是都瞧不上对方,互相挖苦对方。印度一直以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自傲,中国也以自己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而自恋;印度给中国戴上“不民主”“独裁”“不可持续”的帽子,中国对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种姓怪怪的”“办事效率低下”彼有微词。和一般的官方瞧不上还不太一样,两国民间的瞧不上比我们想象的都深,都互相揭对方的短处,炫耀自己的长处,这样的民间瞧不上如果官方再稍一加点油,那可就惨了,带来冲突与灾难是难免的,对已于人都不利,是双损的局面。
你可以任扫一下近几天关于印度方面的新闻,发现有关印度的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比如讲印度总理认为印度的民主制度终将胜过不民主的中国、印度总统首次访问中印有争议的地区引起中国的官方抗议、印度封杀中国的山寨手机、印度专设高关税阻止中国玩具进入等等。我们的新闻是不是也与印度一样,在有意无意地扮演着妖魔化印度的角色?就象印度的媒体也一直在妖魔化中国一样?这样怨怨相报又何时了?为什么这两个发展中大国有那么深的怨恨与误读?未来能否携手起来?
其实印度与中国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近年的改革也都卓有成效,经济也都繁荣向上,本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但目前却被有意或者无意的挑斗所困扰,长久下去让人忧心与揪心。
印度媒体多年来一直充斥着政治制度比中国优越的论调,印度民间也很是自恋,一直瞧不上中国,认为他们那个发育不良的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比中国的“专制”优越多了,所以骨子里一直盲信印度最终一定会战胜中国,这次连官方也跳出来讲些论调了,势头很不好。
印度媒体多年来一直充斥着政治制度比中国优越的论调,以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自诩,骨子里看不起中国这个被描绘成“独裁”“专制”的非民主国家。印度的这种民间“民主优越感”,一直在横行着,但双方的官方还是小心地不去伤对方的面子,表面上还算友好,不揭对方的伤疤。但最近好象有点变了,印度又要国会选举了,他们的官方坐不着了,眼睁睁地看着前主子英国在伦敦开的G20会议中国一下子成了中心角色,印度人那受得了?过去印度人一直被西方鼓捣着怎么着也该比中国强,最少也弄个平起平坐,没想到美国一危机,中国却崛起了,全世界都在向中国致意,却没印度的份。印度人心理上那能接受得了?所以在前印度的殖民者英国办的报纸FINANACIAL TIMES记者专访中,印度总理不高兴了,说了不少对中国攻击的话,说印度的制度比中国优越,未来印度的发展前景比中国好。 因为“印度的民主政治制度更有希望将经济改革坚持下去”。相比之下,中国这个迅速增长的大型经济体具有潜在脆弱性。印度总理说:“中国人拥有某些优势:一党制政府本身就是其中一项。但从长远来看,我更看好印度作为一个正常运转的民主国家对法治的承诺。我们的体制行动缓慢,但我相信决定一旦做出,便能更加持久。”印度领导人如此直言不讳地发表与中国对比的论断是非常罕见的。
这次的伦敦的G20会议,国际一直认为中国是会议的主角,作为另外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心里难免会有许多嫉妒。这个时候想看热闹的英国人去有意刺激印度的总理,让他在激怒之下讲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话来进行炒作,我们还是应该多抱一些戒心为好,不要掉进这些英国人预设的陷阱里去。
中国的某些精英与愤青们也够自恋的了,对印度完全是看不上眼,认为印度那劳什子的选举民主其实是害了印度,这种发育不良的“民主”会最终毁了印度。不作为的人口政策总有一天让印度戴上世界人口第一的帽子,这样印度人离灭亡也不远了;基础设施奇差、政府的不作为使印度难有大的发展;司法行政腐败,等级森严的种姓,缺乏向上空间,混乱的语言,还有治不了的宗教矛盾等使印度比中国差远了。
我国不少的精英与愤青们提及印度也都是一副不屑于顾的神情,比如讲印度触目惊心的司法和警察系统的腐败、黑社会的猖獗、残忍的宗教和种族仇杀以及种姓制度下的天生不平等等。还有不少愤青们老爱拿中印的经济增长来比较,说印度改革的18年里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中国的一半,印度经济总量只相当于中国的1/3。
中国精英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是印度的不作为人口政策将最终摧跨印度。理由是印度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政客为了取悦选民,不敢强制推行节制生育。1976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曾偿试过去控制人口,让400万人在1个月内强迫节育,结果在第二年的大选中就被选民抛弃。以后哪个政客都不敢提这个事,都害怕触犯众怒,丢了选票,生育以自愿为原则。印度人口已突破十一亿,但印度的国土面积还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印度的民主选举制度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口往上恶性膨胀而干瞪眼,直至毁灭的哪一天。民主选举看来是解决不了人口爆炸问题的,但发展好象是可以解决人口问题,君不见发达国家人民都不愿生孩子,已陷入老龄化社会?也许那一天印度发达了,人人都不愿意生了呢?不过照目前这个生法,又到那一天能够变发达呢?
还有中国的愤青们经常提到的是印度的宗教势力猖獗,并通过民主这个制度控制着整个社会。民主不仅对各宗教间的冲突和杀戮无能为力,甚至为了得到选票还必须借助于宗教势力的支持,印度国家领导人更是屡屡被宗教冲突杀害。印度的法制制度一直受到贪污、缺乏效率以及没有公信力的困扰,民主还摧跨了政府行政能力,办事的低效率。印度政府几乎难有作为,想在城市拓宽道路修建公共厕所几乎都不可能,重修城市下水道当然更是难上加难等等。
其实愤青们的这种盲目指责印度情绪我也认为也不怎么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你愿意把眼睛天天盯着这些地方,可以找到一大堆。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眼里我国不也一无是处吗?也不是挑了我们无数个不是吗?诸如说我国的户籍制度比印度的种姓制度还有过之,中国经常被描绘成贪污腐败横行的社会,我们不还是发展的好好的?而且越发展越快?所以还是不能把眼睛只盯着别人的短处,只看到我们自己的长处。老是用放大镜去照不合适。
为什么中国与印度双方民间的误读那么深?中国与印度双方刚好相反的制度,也成为西方制造话题的最好把柄。“龙”“象”之争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有意制造出来让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争斗内耗的工具,两国人民要擦亮眼睛了,不要掉进别人预设的陷阱里去。印度发育不良的民主有太多的劣势,不应该盲目自信;中国的体制虽然高效,但朝令昔改也很严重,如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虽然中印是邻国,但相互明显缺少了解,当然中国与印度60年代发生的那场战场让印度人心里装满了不高兴,再加上双方目前的边界还有不少讲不清楚,印度收留叛逃的达赖也一直让中国人民心中很是不爽,而中国与巴基斯坦兄弟般的友谊,也让巴基斯坦的死敌印度人老大的长久不高兴。但我不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印度过多地敌视中国,主要应该是上了西方的当。
“龙”“象”之争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有意制造出来的概念,他们希望这两个自傲又自悲的古老民族如果互相残杀仇恨,互贬对方,他们就可以渔翁得利了。
中国与印度由于不同的发展背景,结果双方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都是双方的不同发展的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没有说谁比谁优的道理。因为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可能为枳了,中国如果采取的印度的模式,也可能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同样的道理,如果印度采取了中国的模式,发展过程也不一定比今天快。两国的发展模式都是历史的选择,不存在谁对谁错,谁优谁劣的问题。
由于印度当了英国六十多年的殖民地,西方主流的毁体刻意去制造印度的制度比中国优的假想,这也是印度人天然觉得自己优越的主要原因。因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人应该是看西方主流的媒体应该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在西方主流的媒体中,一直把中国这个不同于西方发展的独特模式与道理给妖魔化了,独裁、专制、不尊重人权等等一直是中国的代名词,选举都是神圣的,一选举什么都好了,这些话题霸权一直被西方的政客提高肆意的高度,甚至搞什么价值观外交,要给进行选举的国家站一起,不选举了,就是不民主了,就要被戴上标签,被划为另类,是邪恶轴心了等等。
长期在这种欧美英语主流媒体里被灌输,印度人好象就真的漂漂然了,以为自己已经用了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了,不用这个制度或者不实行这个模式都是黑暗的了,不好的了。自我感觉异常的良好,这种天然的自我感觉优越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虚幻,真要是当真了,那也就误大事的。而普通的印度人民或者精英阶层,这种被误导了看法的真还是占绝大多数,所以导致印度人一见中国可能就想象着中国人民在独裁统治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的发展速度又让印度人困惑而弄不清楚。所以西方与印度的长期误导的宣传与灌输是印度人天然自我感觉良好的主要原因。
比如最近一期的外交季刊的封面文章,专门讲未来印度洋是下一步全球发展的中心,而中国与印度,又将是冲突的焦点。西方发达国家有意无意地渲染中国与印度的冲突、争夺,加上他们在全球天然优势的话语霸权,使这两个实行了不同制度的国家往往很容易被别人利用,达到互相仇视对方的目的。所以对于这种刻意鼓燥这种中印对方冲突的观点,中国与印度,都应该保持刻意地警觉,不要轻意地掉进别人设想的陷阱,否则对双方都是一场灾难。
放弃成见与自傲,多看对方的长处,携手共赢是中国与印度最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与印度双方民间这种很深的误读其实太有害了,我希望双方的精英阶层还是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对方的长处,不要把眼光都盯在对方的短板上,以已之长比彼之短,每个国家都过分地自傲而看不起对方,其实对双方又有什么好?我们应该一致对方才好,印度被殖民了好长时间,我们也西欧美压迫了许多年,双方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其实很多,有诸多的共同利益,所以不能被别人利用了,我们好好利用一下对方的长处来改善我们的短处,达到双赢不是更好?
(作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