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合众国际社亚洲在线20日刊发汉和防务评论总编辑平可夫的文章,对中国海军近期的军事动向进行分析解读。文章称,中国派出海军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前往亚丁湾打击海盗,以及“国家利益边疆”概念的首度提出,显示解放军正在向打造全球“蓝水海军”力量前进,西方关于解放军着眼突破“第二岛链”的理论已过时。
文章称,中国的领导人们看似正在采用前苏联海军上将高西科夫(Sergei Gorshkov)的治军路线。高西科夫指挥前苏联海军近三十年,并将之打造成一支强大的全球海上力量。他曾经说过,只要国家的利益所及,就要让前苏联的旗帜飘扬在世界五大陆和四大洋的每个角落。
无独有偶,中国解放军报今年1月4日刊发署名黄昆仑的文章,也提到“海上贸易正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大洋则相应变为中国重要的海上通道,动用海军力量保护国家海洋利益是解放军海军保卫国家利益的重要举措”。
这篇文章还首度提出“国家利益边疆”的概念,暗示解放军应该扩大行动范围来保卫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文章还称,“保护国家利益边疆”是时代的召唤,是不可阻止的趋势。这一主张被认为是高西科夫理论的21世纪版本。
那么中国的“国家利益边疆”究竟在哪里?如何实现?黄昆仑在文章中提到,应将其与中国的海上活动结合起来,暗示中国海军的未来行动应当超越台湾海峡和传统的中国领海,面向全球执行保护国家利益任务。
资料图:中国“武汉”号(左)、“海口”号(中)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右)出发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平可夫称,解放军报这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十分简单:中国的海上活动已经全球化,中国派战舰护航本国商船仅仅是海军所要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无论中国商船出现在哪里,这里就要被视为中国的“利益边疆”,解放军海军的先进战舰就要考虑出现在那里。
平可夫认为,西方传统上针对解放军海军的分析正在过时。此前西方军事分析家认为,解放军海军采用的是积极防御战略,首先是确保第一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内的中国领海安全,然后向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分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岛礁群组成—进军并实现突破。
平可夫称,中国“国家利益边疆”概念并非理论探讨,而是建立在战斗实际需求基础上的。2008年12月2日,中国解放军报曾刊发过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副军长张兆垠少将的文章,提出“解放军必须摒弃和平建军、建和平军的观念,牢固树立预备打仗的思想”。在两岸关系转暖的背景下,这篇措辞强硬的文章,一度引起西方军事观察家的高度关注。
平可夫认为,在不少中国军事战略家看来,中国不再拥有“利益边疆”,因为中国已经通过贸易形式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立了联系,中国的商船已经遍布世界四大洋,到达五个大陆。这些优势是前苏联早些年并不具备的。
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战舰编队
在非洲,中国已经成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法国。2006年,中非贸易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更重要的是,非洲的天然资源正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来自中国的商品遍布非洲。大量的贸易往来,让中国商船频繁地出现在非洲沿海。
在欧洲和美洲市场,中国商船将物美价廉的中国货运到这里。拉美地区与中国的贸易总值比2000年增加了10倍,2007年时达到了空前的1020亿美元。古巴的食糖、巴西的铁矿石和秘鲁的铜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外界估计,在美国经济短期内难以复苏的背景下,拉美将成为中国更重要的“国家利益边疆”。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非洲和拉美地区更重要的贸易伙伴、投资者和债权人。
中国最后一个“国家利益边疆”在外太空。中国已经加速推进太空项目,并将发射多颗侦察卫星监控全球。
平可夫表示,派海军远征索马里打海盗,为中国军舰护卫本国商船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恰恰吻合了中国建设全球蓝水海军的意图。事实上,中国几年前已经着手打造蓝水海军,重点加强了南海舰队的作战能力。
平可夫认为,除了亚丁湾,位于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的重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也是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如果中国将来能够进入马六甲海峡打击海盗,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入印度洋,展示自己的海上实力。一旦如此,一些地区大国就必须学会适应解放军海军在该海域的出现。(春风)
网友绘制的岛链示意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