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解读
对于中国派出渔政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萨姆﹒贝特曼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举动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积极信号。中国不希望使局势进一步升级。如果派出军舰,就会引发进一步的冲突。”
BBC中国事务编辑陈时荣认为,中国派出渔政船是要宣示主权,“此举是为了一举两得,一方面为渔民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委婉、柔和的形式,向周边国家发出信号:中国对于南中国海这些岛礁和海域可以实行有效管理。”
陈时荣特别指出,越南最近召开了非官方会议,讨论南中国海有争议岛屿问题,越南似乎放弃与中国争夺西沙群岛,但是越南是在南沙占据岛屿最多的国家。声称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的国家不会因为中国派出渔政船而放弃主权要求。
防事态扩大
美国乔治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王飞凌接受BBC中文部采访时表示,这两件事是有密切关系的,但是双方都不想使事态扩大。
他说,“这两件事是有关的,因为双方都在做出姿态,做出一些行动,都要表明立场。所以说,中国渔政船去西沙,可能还要去南沙巡防,以及菲律宾对此采取以一些象征性的行动,我想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中国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一直就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存在着主权争议。其中,中国、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和台湾都对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声称拥有主权。
本月,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领海基线法》,将有争议的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菲领土,引起中国、越南和台湾的抗议,使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再次受到关注。
策略失灵
王飞凌指出:“现在随着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发现,以及美国考虑在该地区进行力量重组的可能性的存在,东南亚各国在这方面感到事情有点紧迫。中国过去与东南亚国家签署的有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协议可能面临新的考验。中国最近的行动以及菲律宾做出反行动说明了这一点。现在需要新的解决方案,要摊牌了。”
王飞凌认为,东南亚诸国对中国国力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强硬态势感到忧心忡忡,要积极采取行动。也就是说,中国崛起带来了负面效应。南中国海局势发展正说明了这点。
对于如何解决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王飞凌认为,中国还会继续在基本维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大框架的基础上,寻求未来解决方案。
相互妥协
他说,“如果要提早解决,双方可能要作出退让。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宣称南海诸岛都是中国领土,中国可能在这方面做出退让,不然要尽早和平解决就比较困难。”
但是东南亚诸国希望尽早解决争端,以防夜长梦多。
王飞凌教授说:“如果中国在未来真的强大起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在南海有了绝对的制海权。到那个时候,中国要是希望实现自己的全部要求,就有力量可以依靠了。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做到。东南亚国家也不会消极等待这么长时间。这些国家会想其它办法。”
南中国海是一块“风水宝地”。据美国能源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南海油气储量约77亿桶,约13亿吨,号称“第二个波斯湾”。同时,南中国海的航道也是东亚能源直通中东、非洲的主动脉。
在遇到领土争端时,中国最喜欢采取的就是“拖”的策略,在东海和南中国海的岛屿争端中表现最为明显,“搁置争议”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随着全球对资源的争夺加剧,南中国海的变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中国一味地拖下去,只能变得越来越被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