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6

外媒:东盟联手在南中国海上对付中国!

南中国海的领土纠纷,例如南沙群岛(Spratly Islands),往往被称为地区安全的导火索。自新世纪以来,尽管核心问题尚待解决,但经济融合与全球化让各方暂时避免直接对峙。
  虽然冲突似乎在降级,但几乎所有的相关方都推出并依赖非军事手段巩固自己的主权声明和立场。有的组织人员到有争议的地区和礁石进行实地考察。有的派出科学家进行野生动植物研究,有的在有争议的礁石上建造永久性建筑物。

  南中国海纠纷是一场议价游戏。每一个国家必须决定对其他宣示方采取何种战略。最具议价能力的一方收获最大。那些没有议价能力的相关方则落得两手空空。

  最强大的玩家中国一直对其他宣示方(claimants)采取相对强势的政策。自1947年以来,中国就声称对南中国海75%以上的区域拥有主权。在1992年,全国人大公布基线,用美国和平研究所的话来说,这是藐视传统的国际法解释。

  为了加强自己的主张,中国曾诉诸军事对峙——在1974和1988年对付越南,在1996和1997年对付菲律宾。

  中国还非常积极地通过非军事手段巩固其主张。特别是,中国定期采用致命武力对付来自周边国家的、穿越有争议水域的渔民。中国还迫使BP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公司退出与越南合资的勘探项目。而且中国一直在有争议礁石上以“科学和人道主义”为名建造很多永久性建筑物。

  要承担所有这些措施,需要一个复杂的战略。中国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离间东南亚的宣示方,同时发动全球宣传运动宣传中国的“明确立场”。

  在2007年末,中国宣布在有争议区域成立一座新“城市”,尽管那里人口稀少。在2008年11月24日,中国宣布将投资超过290亿美元推动石油勘探项目。

  其他宣示方对这两项声明没有多少异议,令人惊讶。国际媒体基本上忽略了第一项声明。第二项声明在成为全球大新闻,然而多数的报道都没有提及南中国海的领土纠纷。

  中国强制性而低调的外交姿态以及成功不难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对手缺乏回应。如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分别与中国对峙,那它们肯定失败,因为它们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处于严重不利的位置。如果它们联合起来对付中国,或者足以抵挡中国的图谋。

  历史表明,当中国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时会作出让步。中国和日本在2008年6月18日同意联合开发东海。按照协议,联合项目位于日本(而不是中国)主张的边界沿线。换言之,中国之前所划的边界没有价值。日本在东海的领土主张得以维持。

  尽管如此,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要在南中国海纠纷上联手并不容易。因为要联手的话,这些国家首先要互相信任。在2003和2004年,中国轻易说服菲律宾签署双边协议,而不顾越南的关切。四国之间缺乏信任的话就容易受中国操纵。

  这些东盟国家应该放下领土争议,齐心协力,公平划分争议区域。它们还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散布关于自身立场的信息,以及它们的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合法性。如果没有获得世界的支持,就算这些东盟成员国能持久联手也可能不足以在南中国海纠纷上对付中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