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整个过程,可以得知,CECA的起源在于连战。2005年访问大陆,连战与胡锦涛达成的和平五项愿景中,其中第三项即是:“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当然,这个合作机制的形态、名称当时都没有定,但意向是很明确的。马英九在竞选的时候,接受了连战的主张,但做出了修改,提出了在WTO架构下,推动与各国洽签自由贸易协定(FTA)或“全面经济合作协定”(CECA)的政见。两岸签定CECA只是其中一项、不是唯一一项。
当时可能就是说说而已,没有深入地去研究,但是,执政之后,马英九团队发现了重大问题,非与大陆先签定CECA不可,此事不可以搁置,十分紧迫。客观地说,马英九发现了CECA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
第一,如果不抓紧时机促成两岸商谈乃至签订CECA,台湾经济将面临重大的威胁,特备是支柱产业将面临没顶之灾。马英九这样阐述自己的认识:双边自由贸易的协议有排他性,大陆明年要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税率可能降到零,台湾会先受影响的是石化、电子零件、纺织与工具机,销到大陆立刻要面对6.5%的关税,那台商就会改到大陆投资,工厂就会迁厂,这样子估计会失去11.4万的就业机会。台湾的“国内生产毛额”(GNP)会下降一个百分点,这情况十分严重,很多生产业生死交关,不能开这个玩笑。
第二,如果不利用CECA这座桥梁,台湾拓展国际经济空间的能力就被困死,而台湾的国际政治空间也不可能得到改善。马英九这样认为:现在WTO登记的已有230个协议,但台湾外交孤立,最为吃亏,要做生意可以,但要签约却是困难重重,尤其现在台湾所签的5个约,都是有“邦谊”的中南美洲国家。但这5个约,总贸易量加起来不到台湾的1%,因此对台湾总体贸易帮助不大。台湾真正要签的,是与台湾贸易量大的地区,即美国、日本、大陆以及东南亚,但现在都卡住了,美国短期内不签、日韩、东南亚都在看大陆的态度。
大陆对马英九的心思非常了解,早有判断。如果按照过去的基本情况和常规思维,大陆根本不会轻易答应台湾的什么CECA提议。所以,当“胡六点”明确回应马英九,非常清楚表示大陆愿意谈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些吃惊。
胡锦涛新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为什么要打破原有政策来支持两岸商谈CECA?其实,胡锦涛在“胡六点”中已经有明确的答覆了。支持与台湾商谈及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体现了胡锦涛对台政策的新思路、新思维。
胡锦涛的思路如下:
第一,胡锦涛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大事是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确保和平发展,就要实现三个宏观的“有利于”:一,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二,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二,胡锦涛认为,落实在具体的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方面来看,这是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进程,好处很多,也有三个具体的“有利于”:一,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二,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三,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
有这样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形势判断,胡锦涛愿意回应马英九的要求,愿意支持大陆与台湾商谈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这里,我们要高度评价胡锦涛的新思维:一,能把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大陆的经济发展包容在一起进行融合性思考,寻找两岸共同发展之道路。二,能够充分理解台湾需要新的国际经济空间的急迫性,并排除政治困扰而愿意作出实际有效的帮助。也因此,胡锦涛与马英九能在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方面找到交集点,找到了着力点。
然而,我们实话实说,马英九与胡锦涛关于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思考,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最为重要的一点,马英九更多的是着眼于利台与利己,胡锦涛更多是着眼于利两岸、利双方。当然,从客观上来说,如果两岸成功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必能使得两岸经济贸易达到双赢的境界,马英九的政策对两岸、对双方也是有利的,但这是客观效果,而非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不管怎样,只要马英九能够踏踏实实考虑好台湾的发展,而胡锦涛能够用广阔的心胸做包容两岸及促进和平发展的思考,两岸人民就不会吝啬掌声和喝彩的。
目前的严峻问题在于,两岸的心态不同,合作的落差很大,如果不经艰苦努力,两岸的手一只高、一只低,没有平衡线,不在一个层次,对接不上,如何可以握在一起?
大陆已经凝聚高度共识,愿意与台湾合作,愿意支持台湾的经济发展,只要台湾一声OK,各个方面立即可以启动,在最快最有效的状态下完成任务。
反观台湾,则情况至为不妙了。台湾出现了很大的麻烦,甚至可以用祸起萧墙来形容,原定要推动的CECA,因为执政内部认识不一致,没有形成合力,反而产生很大的分歧,导致祸害蔓延,给为反对而反对的反对党找到了从经济缺口进行反击的机会,终于酝酿成了政治风暴。不久前,马政府把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改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表示退让,但是,这不是办法,不敢坚持原则就是软弱的表现,退能够退到何处去?一味退让,最后只能作罢,不了了之。
中央日报网路报指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项政见在马政府成立之后,好像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不同的声音,阻挡并且延缓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工作与时机。更糟糕的是,政府内部的歧见反而成了反对人士的资粮。CECA会从经济议题演变成政治风暴,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内部无法有效整合不同的意见,二是政府未能密集有效地与民众沟通。
事实说明,马英九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政府内部,甚至在于马英九自己的勇气与决心。面对胡锦涛的准备好了,马英九要到哪一天才能回应:我也准备好了!两岸在等待。(作者 锺维平)
第一,胡锦涛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大事是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确保和平发展,就要实现三个宏观的“有利于”:一,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二,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二,胡锦涛认为,落实在具体的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方面来看,这是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进程,好处很多,也有三个具体的“有利于”:一,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二,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三,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
有这样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形势判断,胡锦涛愿意回应马英九的要求,愿意支持大陆与台湾商谈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这里,我们要高度评价胡锦涛的新思维:一,能把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大陆的经济发展包容在一起进行融合性思考,寻找两岸共同发展之道路。二,能够充分理解台湾需要新的国际经济空间的急迫性,并排除政治困扰而愿意作出实际有效的帮助。也因此,胡锦涛与马英九能在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方面找到交集点,找到了着力点。
然而,我们实话实说,马英九与胡锦涛关于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思考,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最为重要的一点,马英九更多的是着眼于利台与利己,胡锦涛更多是着眼于利两岸、利双方。当然,从客观上来说,如果两岸成功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必能使得两岸经济贸易达到双赢的境界,马英九的政策对两岸、对双方也是有利的,但这是客观效果,而非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不管怎样,只要马英九能够踏踏实实考虑好台湾的发展,而胡锦涛能够用广阔的心胸做包容两岸及促进和平发展的思考,两岸人民就不会吝啬掌声和喝彩的。
目前的严峻问题在于,两岸的心态不同,合作的落差很大,如果不经艰苦努力,两岸的手一只高、一只低,没有平衡线,不在一个层次,对接不上,如何可以握在一起?
大陆已经凝聚高度共识,愿意与台湾合作,愿意支持台湾的经济发展,只要台湾一声OK,各个方面立即可以启动,在最快最有效的状态下完成任务。
反观台湾,则情况至为不妙了。台湾出现了很大的麻烦,甚至可以用祸起萧墙来形容,原定要推动的CECA,因为执政内部认识不一致,没有形成合力,反而产生很大的分歧,导致祸害蔓延,给为反对而反对的反对党找到了从经济缺口进行反击的机会,终于酝酿成了政治风暴。不久前,马政府把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改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表示退让,但是,这不是办法,不敢坚持原则就是软弱的表现,退能够退到何处去?一味退让,最后只能作罢,不了了之。
中央日报网路报指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项政见在马政府成立之后,好像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不同的声音,阻挡并且延缓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工作与时机。更糟糕的是,政府内部的歧见反而成了反对人士的资粮。CECA会从经济议题演变成政治风暴,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内部无法有效整合不同的意见,二是政府未能密集有效地与民众沟通。
事实说明,马英九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政府内部,甚至在于马英九自己的勇气与决心。面对胡锦涛的准备好了,马英九要到哪一天才能回应:我也准备好了!两岸在等待。(作者 锺维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